Ching Yun Tseng
策展協力:2019台中燈會投案
Updated: Apr 11, 2021
跟著設計公司的案子時,會參與“投案”的方式
一直覺得比稿跟投案的模式其實市場機制不健康,但前輩們認命,不覺得奇怪還習以為常
(畢竟是傾向保障資方的模式,要反轉單方面獲取利益的狀態會如愚公移山,我想這就是前輩們最後打不過不如加入的原因)
自己是覺得,以新手公司來說,其實也是很好的訓練員工的經歷
(即使想爭取勞資雙方真正的winwin而不是阿Q式的winwin,但的確也還未想到更好的“具體”方案)
我們後來沒有得標,原因很多,可能因為的確就是不比別人好、太理想性而實行性不樂觀、不夠洋氣嚇趴或不夠中華民國美學等等,也包括我司還沒有任何策展燈會的經驗,實在菜逼八這身份著實的是令人擔憂
深知社會風向,所以覺得沒得標沒什麼
不過很多提案時的點子,有點可愛,有點可惜
時常看到自己的點子,被相對有資源的人製作發表然後就變成別人的點子,老實說,還是多少有點不甘心(如果有人看到本頁的點子想用,請告訴我,或至少至少至少credit)
於是雖然公司後來收去編輯企劃投案後沒有得標,也想收錄部分自己設計的內容
如下:
如果有精靈在空氣中漂浮?
某一展區的設計,有由上懸掛而下隨風隨人的氣流擺動的及地上長出來動來動去的,想著也許,會成為一區夾在氣質夢幻與搞笑氣氛的區間吧(動來動去~)

如果可以把Praxinoscope用放大燈放大
在公司工作時有一項真的很棒的好處:可以專業分工,專心在自己的專業上即可,不過因為本頁內容的點子們沒有實行的機會,所以我始終看不到這些實際上在技術上可不可行?如果高手在民間看到這篇,蠻想問技術人才,實際上這個可行嗎?

想到達同時是視覺系展品,也同時是互動遊具的效果
怕自己在技術面專業薄弱,所以同一區提了另一案

這就相當直觀了,直觀的物理
暴力直接的懸吊配置,遮光來造型
與前一案:動,不同,這一案要人:靜下來
燈籠一定要掛在天上嗎?
“把燈籠拿起來當球玩吧!”

也是簡單暴力最棒,的遮光原理
現代能利用電而不是用火來點亮燈籠,也就能讓燈籠拿起來把玩
用動物剪影於燈籠中隨光與人互動的在當中晃動但無法離開燈籠,來連結當時故事劇情:受困動物的橋段
示意用試作:

被團隊的大家笑爆的設計
“我願做你的樹洞”
靈感來自童話故事“國王的驢耳朵”
想在有真的樹的公園地裡,造一些以假亂真的一柱柱高高矮矮大大小小的樹幹燈柱
燈從樹幹的裂縫中散射而出,某些柱子中空有洞,人可以把頭伸進去
除了設置燈的裝置,也設置聲音裝置
如果可以,希望能讓人聽到上一個人說故事的聲音,然後聽完上一個人的故事的人,能夠按錄音覆蓋,換自己錄一段自己想在樹洞裡說的故事,給下一個進到樹洞裡的人聽
如果技術不可行,放置溫柔的低語回放故事的聲音,甚至錄製播放影音

配合當時要求的風格製作的示意圖
當團隊問我說那些人在幹嘛?我說:把頭伸進樹洞...
的時候,大家笑爆(對於大家的反應,我很滿意 =w= )